你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dynamic

铝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 飞研铜铝切割机官网    发布时间: 2014-09-26 13:45:05

   未来几年,我国铝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基本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重要方式
    虽然我国在铝及铝合金材料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进步成绩显著,但仍然是以跟踪、仿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技术和产品较少。在国际合金注册协会注册的加工用变形铝合金品种已有570多个,常用品种442个,其中美国255个,占57.7%。美国国家标准170个,企业标准350个。中国铝加工标准97个,合金牌号200多,但在国际合金注册协会注册的品种还一个也没有。
    2、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实行精细化生产并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自给率
    2010年我国铝平轧材产能830万吨,实际产量600万吨左右,但中低档产品产量占大约80%。只有西南铝、东北轻和南山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的高合金化、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总量不足50万吨。而根据历年统计,这类产品的国内消费量占板带总量的18%,即每年需求120万吨左右,大部分依靠进口。
    我国在高精产品研发方面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出口中低档产品而进口高精度产品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从吨铝产品进出口价格的对比(见表3)上,可以看出我国铝加工材在品种结构方面的问题。
    高精度、高附加值板带材主要指航天航空用高合金化中厚板、特薄合金板带、模具用高精度中厚板、车体用合金板材、印刷用高精度PS和CPT版基、双零铝箔及坯料、计算机磁盘芯片等,未来几年将从目前自给化率只有30%~50%提高到70%以上。
    3、铝液直接铸造铸轧加工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与传统的铝锭二次重熔相比,用液态原铝铸坯进而直接生产板带材,可节电700千瓦时/吨,减少烧损2.5%,综合成本降低约800元/吨。这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必将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和鼓励支持。我国目前的比例只有25%,而发达国家已经接近70%。
    4、废铝的加工分选技术有待于推进发展
    充分利用再生铝,不仅能够缓解资源紧张,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发达国家再生和原生铝的比例已接近5:5,而我国只有2:8。随着国内消费的铝材达到自然报废期的量越来越大以及国家循环经济建设的推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再生铝与原生铝占铝加工资源的比例在“十二五”时期内有望达到3:7,这也将推动废铝的加工分选技术的发展。
    5、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显著加快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由于铝产业链条中的电解铝环节是耗电大户,铝产业越来越趋向于在能源产地进行建设。在西部铝冶炼企业向下游延伸发展和发达地区铝加工企业到中西部寻找新发展机遇的大背景下,而中西部地区的铝加工产业正在崛起,其中很多项目规模大、起点高,将为我国铝加工产业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
    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铝加工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产能超过20万吨的较大型企业超过30家,其中至少包括10个煤—电—铝—铝加工产业链项目,逐步形成拥有“煤—电—铝—铝合金”和“高纯铝—板、带、箔”两条优势产业链的生产**,中西部地区铝加工产能达到目前产能3倍以上。目前新疆地区已开工建设的“煤—电—铝”工业园在建产能超过了100万吨,规划产能也接近1000万吨,新疆已经成为未来三至五年中国电解铝产能扩建最为迅猛的地区。
    6、铝加工业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
    在进一步加大回顾“十五”规划,中国原铝需求预计到2005年仅350万吨,实际上2005年中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780万吨,消费量711万吨。“十一五”规划预计2010年原铝达到1050万吨,而实际上2010年中国原铝产量达到了1619万吨。因此,未来我国铝未来需求量非常难以预测。强劲投资拉动,促进了铝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在建、筹建及规划产能巨大,未来铝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