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做强
来源: 铝型材切割机厂家 发布时间: 2015-04-12 13:30:05
我时常跟很多朋友在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国外有很多企业,可以存活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而在我们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仅在3-5年,近几年甚至有很多企业寿命越来越短的上升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有很多人可能会说,在西方国家,很多东西起步比我们早,还有制度不一样,另外还有外国技术比我们发达,外国人比较聪明等等说法。但我个人认为,这些是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论起四大发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这些伟大的发明真正推广运用开来的还是洋人来做,所以我们的起步何以见得晚了?更何以见得我们不比别人聪明?说到制度,近几年来国家鼓励创业,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从而出现了一大批创业青年,同时也是死掉一大批创业青年,死得很早,也死得很惨!所以这是制度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个人之愚见,事在人为,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心态问题。很多人有创业的志气,但没有创业的心态。我曾经读过一位台湾学者写的一本,书中主要是研究中国人的思想,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于创业,我们很多中国人,如果是别人创业,他会希望别人创业不要成功,内心很是妒忌他人,但不会像外国人一样反过来想,别人可以创业,我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呢?别人能成功,我自己为什么不能呢?这里他所说的,就是一种心态,学习别人的心态。另外对于已经创业的人作者还说到,我们中国人比较浮躁,很多时候比较急功近利,恨不得今天做个产品,明天卖出去就能赚大钱,所以前几年我在深圳,偶尔去逛逛号称全国最大的电子市场--华强北,里面很多数码产品,品种很多、功能很全、价格也很便宜、堪称"物廉价美",可这样的产品哄弄一下我们这些平常百姓是可以,但稍有档次需求的人是看不上的,很多老外看到了也是直摇头。不过听一些朋友说,这些产品卖到阿三、黑哥那边好像挺好卖的!呵呵。但这些品牌,这些厂家,等我们用了几个月,产品有问题的时候,你过来找他们,人不见了!要不听说转行了,要不听说老板跑路工厂倒闭了。
每年在国外一些行业性的展会上,都会出现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板或者工程师,他们在参观,在借鉴国外的设计灵感,其实在COPY,回来马上就安排出图生产,人家老外那边还是以样机参展,这边已经是批量出货上市了!中国很多企业做的产品种类很多,样样通,但没一样精。而国外很多企业恰是相反,专攻某一个领域,专做某一种产品。所以很多企业做了几十年,公司也才几个人,但其产品已遍布全球了。比如一家日本企业,名字叫“A-one精密”,创建于1970年,主要生产超硬弹簧夹头,市场占有率高达60%,拥有1.3万家国外用户,2003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它的创始人梅原胜彦在2007年获得日本企业家奖,但这样的企业包括老板在内员工只有13个人,客户订货基本通过传真和电话,人家连质检部门都没有,也不需要,但在创业几十年中,经历石油危机、汇率震荡、泡沫破灭等逆境打击,每年依然能保持超过35%的毛利率。这样的企业足以让我们很多国内企业老板惊叹与惭愧.
所以我认为,企业不一定要做大,但一定要做强。要有强势的产品核心技术团队,完善的管理制度,长远合理的企业发展规划,有了这些东西,企业才会越做越强,越走越远。
企业做强,而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决非一年两年之劳,而是需要十年,几十年的呕心沥血、漫长的积累与沉淀,如果有谁想梦想通过一两年的创业拼搏,就住豪宅,开豪车的话,在目前中国这么饱和与成熟的市场环境之下,我看,难!即使实现了,这样企业也不会走得太远的。《论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只有志在高远,才会得到更多。在我看来,创业,并非是获取财富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现人生梦想,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表现好了,何愁没有观众,有了观众,还担心票房吗?